家譜是連接家族成員形成凝聚力、形成文化自豪感、形成互幫互助最具群眾基礎的表達形式。古有俗語:盛世修譜,三十年一大修,十年一小修。修譜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朱熹、柳宗元等大學問家也曾為別姓家族修譜,足見修譜在歷史社會是一件極其重視和榮譽的工程。那么,在現代生活中,家譜到底應該如何寫呢?長沙家譜印刷廠日大彩印今天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籌集資金
盡管修譜成為了風尚,但不少家族仍舊因為缺乏資金、缺乏號召者而陷入無法開始的困境。現在網絡比較發達,可以通過互聯網公益眾籌的形式將家族修譜啟動一事告知遠在各地的族人,大量小額(如50、100元的捐款)將匯聚起來,以平均100元為單價,剩下8萬元,只需要800個族人參與就能完成。也就是說超過800人的家族就可以輕松籌集到修譜的資金。修譜的過程是一個家族凝聚力和活力激發的過程,家族內部共同商討未來發展思路,思考怎么組建合作社聯合發展經濟,在外有眼界見識的族人分享新的模式,家族成員碰撞形成合作項目,家族內部成立公益機制幫助老人、兒童和困難族員,家族重新弘揚優良傳統和家規祖訓促進鄉風文明,家族共同協商復興祖祠、祖地、祖廟等文化建筑。
本家譜的重修,可以激活的正效應是無窮的,并且隨著年復一年的推移,收效會更大,這正是家譜的巨大現實意義所在,持續激活家族和鄉村的內生活力,成為家族振興最不可或缺的永動機。